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长

这几天,很多人在关注,中美领导人旧金山会晤。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自2017年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会晤之后第一次正式访美。换句话来说,贸易战之后,两国元首再没在美国本土会面。

这些年来,中美关系紧张,冲突分歧不少,形势越来越微妙,这种关系怎么扭转过来?这次元首会晤之后,中美关系能否止跌企稳、持续改善?

本文从两国的现实出发探讨中美关系走向。

本文逻辑

一、破冰西雅图

二、重返巴厘岛

三、通往旧金山

01

破冰西雅图

这次两国领导人旧金山会晤,让很多人联想到30年前的西雅图“破冰之旅”。

30年前,就是1993年,也是11月,也是美国西海岸,也是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当时中国领导人跟美国总统克林顿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晤。

这两次会晤的背景还有点相似。当时,中美关系进入了建交以来的冰点,两国已经有4年多没有正式的外交往来,而且美国还对中国实施了制裁,取消了对华最惠国待遇,还出现了银河号事件,两国矛盾比较尖锐。

当时中国和美国都有强烈的对抗情绪,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毅然赴西雅图,目标是“把与美国的关系全面恢复到1989年之前的水平”。结果,这次西雅图之旅打破了坚冰,“搞定”了克林顿。怎么“搞定”的?

先到旧金山与美国工商业人士聚餐,这场晚宴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招商大会。面对美国700多位工商界大佬,中国领导人展示了中国积极开放的形象和前景。他说:“我确信,美国工商界具有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不会让机会从自己手指缝间溜走”。

接着,他来到波音飞机的埃弗雷特工厂,称赞这个飞机制造业的巨人是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先行者;还对波音工人说,中国是波音全球最大的客户,选择支持中国是正确的选择。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承诺购买或租用234架波音飞机,价值90亿美元。从此之后,波音公司成为了中美关系的晴雨表,每当两国关系出现波折时,波音飞机贸易总能够把关系拉回到正常轨道。

与克林顿会谈

然后,他还特意访问了波音公司装配工奎勒斯家,这在当时来说是极为罕见的。他不时地用英语跟他们一家交流,送给了主人的女儿一个玩具大熊猫,对方回赠了一副自己画的画。他说,我要把它送给我的孙女,她喜欢画画。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他孙子孙女的照片,自豪地给屋里的人传看。临走前,他还给这家人赠送了一副猫咪刺绣,作为即将到来的感恩节的礼物。

一切铺垫好后,接着就是正式会谈。在西雅图的会场上,两国的官员分列两排,气氛严肃冷淡,克林顿“阴沉而呆板”。当时,美国国会负责对华工作小组组长佩洛西极力主张克林顿和中国领导人见面时,“不要过于热情地微笑或打招呼”【1】。

毕竟,这么多年没有正式打交道,说话也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而且,当时双方都迫于形势与压力,开场免不了相互指责的话语。中方发言15分钟,照本宣读,措辞强硬,简直像给对方上课。克林顿生硬回应。

就在整个访问气氛到了冰点的时候,中国领导人巧妙地“解冻”。他拿出一份礼物,上海生产的萨克斯,送给克林顿。据说这一插曲还是一场翻译误会引起的。起因是中国翻译不经意间听到克林顿对自己的助手说了一句玩笑话:“我应该把我的萨克斯管随身带来,来这儿练练。”克林顿的原意可能是感觉气氛太压抑。翻译没有搞清楚本意,跟领导人说:“克林顿先生说他想用萨克斯管为您吹奏一曲”。之后就有了赠送萨克斯插曲。中国领导人还说,自己可以拉二胡,和克林顿来一段中美的二重奏。你看,这就是外交才华。

在会谈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克林顿也顺手推舟,谨慎地释放了积极信号:“我想我们已经开始对话了。”当时,克林顿内阁其实有分歧的,一派是支持对华接触,另一派是坚持对华打压。克林顿采取了折衷政策,一边对中国接触,另一边不断地试探,制造了一些外交冲突。但是,中国领导人务实地化解了这些冲突。

西雅图之旅是非常成功的,他打破了美国政府和企业家对中国信任的疑虑,开启了沟通与信任的大门。此后,中美关系虽然有些磕磕碰碰,但持续改善,尤其是商业合作迅速发展,美国杜邦、沃尔玛等跨国公司在西雅图破冰后大举进入中国投资。2001年“9·11事件”后,中国加入了WTO,在中国已经布局好的美国跨国公司开足马力大规模生产和出口。

回到当下。这些年,中美两国冲突不断,关系进入低潮期,也需要一次破冰之旅。今年,中美都有改善关系的需求,两国政府对这次会晤非常重视,之前做了很多铺垫。国务卿布林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财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加州州长扭森等美国政要访问中国。同时,中国外交部长访美,与拜登、布林肯、沙利文分别会谈。这是时隔7年中国外长第一次正式访美。还有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访美,跟美国财长耶伦会谈累计10个小时。同时,官媒也在努力地营造积极的气氛。这些铺垫促成了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

为何今年两国政府有希望改善关系?

中国方面一直希望两国关系尽快“止跌企稳”。不希望两国关系不断地恶化,击穿彼此的底线,希望从无人驾驶转化到人工接管,划定好各自的边界,把冲突和分歧控制在边界范围内,避免各种不确定事件的发生。

美国方面则复杂一些。拜登上台这两年,内政外交主要是满足左派的诉求,左派中的布林肯、戴琪对华态度、政策都比较强硬。今年中国疫情政策放开后,美国跨国公司要求拜登政府改善对华关系,维护他们在华利益。拜登政府启用代表美国跨国公司利益的建制派来跟中国改善关系,建制派代表主要是财长耶伦。进入下半年,拜登和民主党要为明年的大选筹集资金,他们的金主主要是跨国公司,主要是华尔街金融巨头、硅谷的科技巨头。这一阶段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拜登试图获取跨国公司对他更多的支持。

那么,这次旧金山会晤到底谈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成果呢?

02

重返巴厘岛

有人说会谈到俄乌战争、哈以冲突和最重要的地缘政治问题,恢复两国军事沟通的问题,还有技术制裁、关税和经贸问题,芬太尼、人工智能问题,能源和气候合作问题。另外,将安排一场与美国商业界人士的晚宴,还可能采购一批波音飞机,激活这个“晴雨表”。

其实,能谈的问题七七八八都落实了,谈不下来的基本也不会上会。那么,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那就是管控风险。这是中方最核心的需求,也是符合美方的战略诉求。

中国方面希望两国划定边界,把冲突和分歧管控在边界范围内。中国官媒的宣传是“重返巴厘岛,通往旧金山”。什么意思?就是“把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真正落到实处”。当时的重要共识是什么?

去年11月,中美元首在印尼巴厘岛进行会晤,中国强调为两国关系设立护栏(guardrails),明确竞争的底线和规则以避免中美滑向冲突。这次会上,两国达成了这方面的共识,拜登还做出了11项承诺,概括起来是六个“不”和五个“无意”。

六个“不”就是:华盛顿将不会试图改变中国体制,不对中国发起所谓的“新冷战”,不通过强化盟友关系来对抗中国,不支持“分裂”大陆和台湾,不寻求“以台制华”。

五个“无意”就是:美国无意同中国爆发冲突,无意阻碍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同中国“脱钩”,无意阻碍中国科技进步,无意在国际上围堵中国。

中国官方认为,六个“不”和五个“无意”的承诺,是中美交往的前提、底线、目标。但是,批评拜登内阁在过去一年来没有彻底落实这十一项承诺。而这次旧金山会议,最核心的议题,可能是落实拜登十一项承诺,还可能将其写进文件里。

这是中国方面最核心的需求。对中国方面来说,彻底落实这十一项承诺,就相当于为两国关系划定了底线,可以有效地把两国的冲突和分歧控制在这些底线范围之内,如此两国关系才能止跌企稳,才能回归正常轨道,各项外交、经贸、技术和民间接触才能继续推进。

如果是这样的话,中美关系能否像30年前一样破冰,然后持续改善?

其实,见面会谈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至少说明彼此愿意改善关系。假如旧金山会晤达成了上述分析的风险管控成果,它的影响可能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两国在一定范围内管控住冲突和分歧,关系在一段时间得以稳定和改善。这就是从无人驾驶到人工接管。

尤其在今年11月到明年下半年大选开跑之前,中美关系可能是一个难得的缓和期,二者在一些敏感领域选择回避正面冲突,军事、经济、技术、气候等交往可能在旧金山会晤之后推进。同时,中国跟欧洲、澳洲、日韩的关系也可能好转一些。另外,在华美国跨国公司焦虑会降低一些。

第二,如果拜登政府的承诺落实到文件上,也就意味着两国承认彼此的关系进入到一定范围内的竞争层面,也就是有底线的竞争关系。这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这跟过去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小布什、奥巴马时期,美国并未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对华战略上总体是经济上合作,政治上按下不表。特朗普时期,美国的选民意志发生了改变,特朗普对华贸易战已实际上与中国竞争。拜登继承了特朗普对华战略,表述也更加清晰。

美国对华战略是什么?

拜登最初提出的对华战略是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后来调整为投资、结盟、竞争“三点论”。不论是三分法还是三点论,唯一不变的是竞争。拜登签署的一系列文件,国会通过对一些议案,在政治、军事、经济、技术等领域同中国全面竞争。

怎么理解这种竞争关系?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层面:不寻求与中国冲突,希望中美关系稳定,但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对改善关系抱有过度期待。

第二层面:跟中国保持长期竞争、战略竞争态势。

第三层面:为了确保能够在竞争中胜出,可以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付出一定的代价。

所以,与中国达成管控风险的协议,也符合美国对华战略,即总体上与对华竞争关系的定位一致,细节上满足第一个层面的竞争关系。

这种竞争关系的定位,在美国朝野,不论是白宫还是国会,不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基本是一个共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说:“我在2022年2月以后四次访问美国时都发现,尽管发生了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挑战,尽管美国政界在对华政策方面意见纷呈,但对于将中国定位为主要的长期战略竞争对手这一点,美方朝野和各界却鲜有争议。【2】”

所以,美国对中国的关系,在战略上不会改变,只是在策略上会根据不同时机、不同派别的诉求而调整。

很多人都在关注,美国明年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如果拜登连任,抑或是特朗普、共和党人执政,对华策略将如何调整?中美关系怎么走?

03

通往旧金山

这次旧金山会晤将是历史性的,中美关系的定位将发生新的变化,这种新的关系定位可能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未来这段时间内,战略上一旦稳定下来,美国不同党派对华关系上主要在策略上进行调整。

美国是一种竞争性政治,两党、两院对同一个政治议题常常难以达成共识。对华竞争关系,美国左右派均达成共识,只有建制派不以为然。建制派代表美国跨国公司的利益,过去中美关系和贸易是建制派的重要政绩。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建制派在美国迅速倒台。特朗普时期,建制派同时失去了白宫和国会,左右派崛起。左右派的意识形态跟建制派不同,在华利益要比建制派少得多,他们改变了过去跟中国的关系。2019年,特朗普谋求连任,拜登联合左派和建制派击败了特朗普。

很多人可能认为,在对华政策上,拜登比特朗普更极端。这观点并不准确。其实,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充满不确定性,无法推测如果当时特朗普连任,这三年中美关系会发生什么。相反,拜登的对华政策是容易预期的。需要注意的是,拜登是建制派出身,他曾经是美方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外交官员之一。

拜登政府内阁主要由左派和建制派组成,过去两年半,对华政策主要是左派主导;旧金山会晤后到明年上半年,应该是建制派主导。明年下半年,美国大选开跑,对华关系将成为两党竞争的主要议题之一,中美关系将阶段性下行。

明年大选拜登连任,还是特朗普或其它共和党人胜出,将决定着未来四年对华的策略。

拜登上任近三年,美国经历了世纪疫情、历史性大失业、全球供应链中断、阿富汗撤军、俄乌战争、历史性大通胀、哈以战争,拜登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内外政策加以应对。拜登老道的操作赢得了许多支持者的称赞,在乌克兰问题上和给普通家庭发放纾困基金上加分不少,这有助于其连任。

但是,如今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基本盘非常稳固,不易争抢铁杆选民,总统归属取决于几个摇摆州。而摇摆州的选民也非常理性,他们善于利用两党博弈来争取最大的利益,不排除在下次大选中倾向于共和党以加大两党竞争烈度。

假如拜登或民主党胜出,其支持者应该还是左派和建制派,那么对华战略和策略都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拜登对华策略很清晰:一是不寻求与中国起冲突;二是在敏感地缘政治和部分核心技术领域加以抑制;三是减少对中国的经贸依赖,逐步稳定地推动产业转移与回流。

拜登曾在2001年担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他是促成中国入世的核心人物之一。他跟中国外交打交道的时间很长,促进了美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这是其作为建制派的政绩之一。但是,如今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如何保障美国跨国公司的利益?拜登的思路是帮助美国跨国公司找替代性的投资基地和消费市场。拜登推动印太框架,旨在为美国跨国公司铺路,这也是对跨国公司的一个交代。

如果特朗普或共和党人执政,不确定性要大很多。特朗普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物,他的存在价值就是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打破过去建制派建立的那套秩序。这一点,他在任时已经做到了。在过去三年,民主党在联合欧洲日韩对付俄罗斯上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绩效。这是给共和党带来巨大的压力,不排除共和党渴求并试图谋求同等量级的外部政治业绩。

可能很多人只是看到美国两党、不同政治派别在对华议题上的利益斗争,但是并未意识到,美国竞争性政治正在促进一个共同的趋势:不再仅仅以经济利益来考量他国关系,力促融合政治安全、意识形态的更高水平的全球化治理秩序。

不过,中美关系的主动权还是在中方。30年前,美国对与中国关系的定位,不只是竞争,达到遏制、打压和封锁程度,但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还是展现出了自己的外交才华,更重要的是用实际的改革与开放行动,推动了两国关系的进步。

1997年当时中国领导人再次访美。在夏威夷晚宴上,他笑容灿烂、自信满满,发表了一段祝酒词: “为了使得我们今天晚上的这个环境更加的轻松一点,我回忆起曾经在1945年、46年的大学年代,经常我们喜欢玩儿Hawaii guitar,经常弹奏的《Aloha ’Oe》这个歌曲。在我祝酒之前,我去弹一曲《Aloha ’Oe》这个guitar,请州长夫人演唱!” 接着,他轻松地拿起夏威夷六弦琴弹了起来,伴随着州长夫人的歌声,赢得来宾掌声阵阵【3】。

第二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而来,他指出:“中国的改革现在已进入‘攻坚’阶段”。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累计废除、修改的法律和政策条款超过十万之巨。

美国学者、私人投资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曾写过一本书,叫《他改变了中国》。这个书名有两层含义,另一层含义是他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他开放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改革的行动,世界对中国的认识,自然也就改变了中国。

在中美外交活动上,很多人喜欢看谁在场面上占上风,实际上自信与务实才能赢得尊重、才能改变国运。上述讲到的美国力促的更高水平的全球化治理秩序,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路径其实是一致的。

只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自己就能够解决中美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通往旧金山之路,表面上是向外发力的外交之路,实际上应该是向内用力的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他改变了中国,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著,谈峥、于海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2 月;

【2】中美关系能走向稳定吗?王缉思,中美聚焦,2023年11月;

【3】访美,1997,印闲生,江宁知府2022,2023年11月。

 

话题:



0

推荐

清和

清和

21篇文章 16小时前更新

智本社社长

文章